近日,水利部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公布,慈利縣名列其中,為湖南省新增的13個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之一。 近年來,慈利縣緊抓節水型社會達標創建契機,以政府為主導,強化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積極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將節約用水貫穿于各項經濟社會活動中。 (澧水河 玩慈利網配圖) 控制工業用水,堅持“四水四定”原則,按年度細化分解用水總量和用水效率控制指標,分行業劃地區分配落實。對納入取水許可管理和年用水量1萬立方米以上的重點用水戶,實行計劃用水管理。配套完善在線計量設施,動態掌握取用水單位實時取水量,及時預警超計劃用水現象。 優化農業、服務及生活用水,調整城鄉居民和非居民水費計價方式,形成水量水價聯動機制,充分利用水價杠桿作用,改變粗放式、高耗水的用水方式。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行終端水價+節水獎勵管理模式,以水價補貼引導群眾積極實施節水措施。 據水利部門統計,自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以來,慈利縣累計投資2.8億元,優先推動實施灌區節水改造和配套、城鄉供水管網改造、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等項目建設,加快完善城鄉供水體系,逐步實現智慧供水、智慧灌溉。投入節水專項資金120萬元,開展節水載體創建與宣傳、節水器具換裝,實施財政獎補政策,鼓勵企業、農民用水戶等落實節水措施。 截至2022年10月,慈利縣共建設節水型企業15家,建成率41.7%;節水型公共機構42個,建成率52.5%;節水型居民小區3個,建成率15.8%。用水定額、用水計量、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等指標均達到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在隨后的國家級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考核中,順利通過水利部復核。 下一步,慈利縣將持續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均衡政府和市場調控和配置資源作用,合力推動水資源科學管理及合理利用,實現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經濟提質增效,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