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制茶史上大體經歷了“綠-紅-綠”的過程。早期較雜,各類茶均有生產,以綠茶為主。清末至1980年主產紅茶?,F今綠茶復居主流地位。據《湖南茶葉大觀》載:“石門、慈利、桑植、大庸為宜紅茶區”,1976年經全國物價局和外貿部同意,湖南省供銷合作社、外貿局聯合通知規定,收購屬湘紅工夫紅毛茶產區的石門、慈利、桑植、大庸、永順等縣執行國家號制訂的第三套紅碎茶樣價。 三合口村茶園 《大庸市(現張家界市)覽》載:“慈利工夫紅名茶,亦系歷史傳統產品,主產于華岳山脈(慈利北部山區)”。慈利清志“大率半岀縣北鄙”說明慈利“宜紅工夫茶”對中國工夫紅茶發展發揮了重要歷史作用。牧羊沖村洪家大院土家天井木房曾是清代工夫紅茶加工作坊之一。 清代工夫紅茶加工作坊-牧羊沖村洪家大院部分遺跡 據考,清道光年間(1821-1850),廣東商人鈞大福在五峰縣漁洋關開始傳授工夫紅茶制作技術,設莊采購紅茶,用船運往漢口。1858年簽定的中英《天津條約》增開漢口為通商口岸,英國人隨即在此設置洋行,并把工夫紅茶銷往俄國、德國和美國等國際市場。從宜昌用船沿著長江轉運漢口的紅茶取名“宜紅茶”,品形具佳。 土地埡修整后茶園 清光緒二年(1876)林紫宸等廣東幫茶商前來鶴峰縣五里坪和桑植、慈利、大庸縣等地精制紅茶,開設茶號,收購“宜紅”名茶。沿著溇水匯入澧水,入洞庭運達長江中游漢口。20世紀60至70年代,慈利供銷合作社一直收購紅茶。1985年慈利縣土產公司創辦小溪峪村紅茶初制廠。21世紀以來,張家界市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培育“張家界市旅游商品產業集群”,支持企業大力發展紅茶產業,創建茶葉知名品牌。 三合口村池巖茶園 慈利縣的張家界云霧王茶業有限公司于2003年把精制的“武云”牌“慈姑紅”投入旅游市場,贏得消費者青睞。 紅茶 2015年,張家界湘西茗園茶業有限公司制作的“湘西紅芽”紅茶榮獲湖南省茶業協會頒發的第七屆湖南茶業博覽會“茶祖神龍杯”名優茶評選金獎。 2016年,張家界古道源茶業有限公司制作的紅碎茶榮獲湖南省茶業協會頒發的第八屆湖南茶業博覽會“茶祖神農杯”名優茶評選金獎。 黑茶 慈利原三合口公社土地埡茶廠,(今張家界云霧王茶業有限責任分公司之一),1976年發展茶園2000余畝,茶園進入盛產期后,為加工需要,于1984年引進加工機械設備,為慈利最早實行茶葉機械加工,初制綠茶,并迅速帶動全縣茶業機械加工的發展。從此慈利步入茶葉精加工和工廠化生產階段,“茶場”亦變作“茶廠”。且因紅茶指令性計劃取消和市場需求的轉變,全縣綠茶遂成主流,占全縣出茶總量一半之上。 綠茶 六 ,中土第一名不虛 慈利茶葉香高、味純、耐泡、無汚染、品質優異。經相關專家評定和產品質量認證,有效成分含量獨步三湘四水,內在品質在全國名列前茅。公元3世紀(兩晉時期),《荊州土地記》:“武陵七縣通岀茶,最好”?!肚骞饩w慈利縣圖志》卷之六食貨第五載“茶唯飯甑山有名”?!睹駠壤h志》卷之四載:{慈利)故饒好茶……販者飾之岀海,號鶴峰幫。鶴峰幫者,西賈品其與寧都同,為“中土第一”?!吨袊杞洝?陳宗懋主編,上海文化岀版社,1992.5)茶類篇載有“慈利甑山銀毫”。 飯甑山上白云飛(甑山銀毫岀產地) 無獨有偶,慈利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創制岀“五雷月眉”,媲美“甑山銀毫”。五雷者,五雷仙山也,以境內名山代指慈利;月眉者言茶葉銀毫潔白如月,條索彎曲似眉?!拔謇自旅肌毕挡纱壤掀贩N“月巖茶”新葉制作而成,“月巖茶”岀于“月亮巖”之地,即今三合鎮塬莊塌境內月亮巖村,村以石名,溪澗有巨石,石身生深井,井口若彎月。 月亮巖(五雷月眉岀產地) 湖南省第九屆茶葉博覽會組織委員會授予慈利縣2017年湖南“十佳茶旅景區”與“十強生態茶產茶縣”。 1983年“甑山銀毫”獲湖南省農業廳評為省優質名茶。 1988年“五雷月眉”獲評湖南省優質名茶。 1994年“筆峰春”獲評湖南省優質名茶。 1994年“武陵云霧”獲評湖南省優質名茶。 1997年“紫駝銀毫”被列為湖南省富硒名茶,獲得“湘茶杯”名優茶評比會金獎。 2013年“湘西紅芽”成功申報“三降養生富硒紅茶”發明專利,2015年獲湖南省第七屆茶博會紅茶金獎。 茶園示范區 2016年“云霧王”獲得首屆“瀟湘杯”湖南省名優茶評比金獎。 2016年“月桂牌”毛尖獲首屆“瀟湘杯”湖南省名優茶評比金獎。 2016年“姊妹峰”毛尖富硒綠茶獲第八屆湖南茶業博覽會“茶祖神農杯”名優茶評比金獎。 2017年“白洋灣”紅茶在第九屆湖南茶業博覽會上獲得“茶祖神農杯”名優茶金獎。 2017年“牧羊沖古茶高氏傳統制作技藝”成功申報為張家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2018年“金慈紅”紅茶在第十屆湖南茶博會上榮獲“茶祖神農杯”名優茶評比金獎。 2018年“牧羊沖紅茶”在第十屆湖南茶博會上榮獲“茶祖神農杯”名優茶評比金獎。 2018年“姊妹峰”紅茶在第十屆湖南茶博會上榮獲“茶祖神農杯”名優茶評比金獎。 三合口村茶園 七,科技支撐茶業興 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核心是科學化。茶葉的倩影正是在科技的廣角鏡下才變得越來越多姿多彩?!耙黄~子,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了一方百姓”。 1,引進現代先進制茶機械設備:慈利現代茶業肇始于1984年,其標志是鄧名光在三合口公社茶廠(現云霧王公司分廠)首先引進新型揉茶機,現代機械開始融入慈利茶葉科技大家庭。隨后,修剪機,采茶機,烘干機,除塵機等設備引入多家大規模應用。 現代機械揉茶機 隨著機械化的大量應用,滿足和促進了規?;l展,保證了產品質量,解決了采茶旺季人工缺乏等問題。 茶葉產業提檔升級,科技興茶是關鍵。慈利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高校(省茶葉研究所)為支撐的科學技術合作研發平臺,并以此開展一系列技術合作,依靠科技創新,促進了慈利茶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現代殺青機械 2,引進推廣現代優良品種與先進栽培技木:在加強對本地野生茶樹保護的同時,栽培品種由相對單一的福云六號,福鼎大白拓展到湖南無性系良種碧香早、褚葉齊等優良品種,采取“密矮早”技術(密植1萬珠/畝)。病蟲害防治由使用高效低殘畄專用農藥轉變為采取燈光誘蛾方式防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結合茶園標準化建設,生態茶園已成規模,產品陸續獲得綠色食品一或有機茶認證。無性繁殖豐產栽培、植保、土肥、茶機、及茉莉花種植等新技術研究和推廣,使茶葉單產和品質不斷提高,闖岀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崛起之路。 采茶機 3,研究開發代用茶: 20世紀末以來,慈利在“杜仲類型茶”開發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慈利有杜仲之鄉的美譽,1953年在周恩來總理批示下,請來蘇聯專家在湖南省慈利縣江埡林鎮成立第一個專門種植杜仲的國有林場,在慈利野生杜仲資源的基礎上進行人工培育2016年10月16日,中國第六屆杜仲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慈利縣萬福溫泉國際度假酒店成功舉辦。目前慈利杜仲保有面積15萬畝。 杜仲,又名思仙,《神農本草經》謂其“味辛平”。主治腰膝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久服輕身耐老。20世紀末慈利最早由楊效國主持開發出杜仲茶、品牌叫“思仙茶”,當初茶雖很好,但未獲得市場突破。 杜仲茶 2015年11月張家界綠春園茶業有限公司出品的“杜仲茉莉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015年9月張家界綠春園茶業有限公司岀品的小溪毛尖、情有杜仲雄花茶及情有杜仲塬味茶均榮獲2015年第七屆湖南省茶業博覽會“茶祖神農杯”名優茶評選金獎。 2016年10月張家界綠春園有限公司岀品的杜仲茉莉花茶榮獲中國第六屆杜仲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的“中國杜仲產品推薦品牌?!?/p> 修剪機正在修剪茶園 4,利用天然資源開發富硒茶:硒有慈利是湖南省首個縣域公用品牌。慈利63%的表層土圵含硒,天然富硒品位高,據檢測,慈利縣農產品硒含量均達到或超過國內認可標準,品質之優,全國罕見。大力發展富硒、綠色、有機、生態農業,現已經開發出富硒茶等系列知名品牌,慈利被評為“中國富硒食品產業化基地縣”,“湖南省富硒產品開發示范縣”,“湖南省補硒工程先進縣”。 1997年江埡林場出品的“紫駝銀毫”茶葉被列為湖南省富硒名茶,獲得“湘茶杯”名優茶評比會金獎。 縣農業農村局試點茶園 2013年張家界蓬萊閣茶業有限公司岀品的“湘西紅芽”成功申報“三降養生富硒紅茶”發明專利,2015年獲得湖南省第七屆茶博會紅茶金獎。 2016年張家界綠春緣茶業有限公司出品的“情有杜仲?雄花茶”及“情有杜仲”?塬味茶經湖南省富硒生物產業協會專家組審核圴被認定為“湖南省補硒推薦產品”。 硒是一種非常稀有的非金屬元素,是人類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補硒能有效抑制多種人類腫瘤的發生。研究表明,硒具有提高人體免疫機能,抗氧化、清理自由基和抗污染等作用。因此科學家給了它“生命火種”的美譽。(待續) 富硒茶園 富硒茶園 |